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!
通識教育中心
歡迎光臨景文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
資訊看板

Recent

數據載入中...
首頁 > 最新消息
109學年度生命教育教師研習營紀錄─曾昭旭教授

109學年度生命教育教師研習營紀錄─曾昭旭教授

11071日,景文科大「生命教育教師研習營」第一場演講活動,邀請淡江大學榮譽教授曾昭旭先生來演講,講題「如何與青年人談愛情問題」。

        曾教授說,愛情並不限於生理年齡的年輕人,只要心態年輕,所有人都會有愛情問題。而他自發表第一篇討論愛情的文章,至今已超過50年。這讓他深深認識到,愛情是感情問題的一環,而感情正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真正生命主人,而不是理性。而在科學昌明的今天,現代人在吃飽了穿暖了之後,人生的最大煩惱,也就來自感情。而感情世界,不是客觀的世界,不能以智識的態度來認識,這最多只是個輔助。感情的世界,必須通過親身對道理的實踐、體驗來理解。如果「知」「行」兩分的話,那感情顯然是屬於「行」的範疇。

        現代人感情苦悶的一大徵兆,就是喜歡談八卦,也就是談別人的隱私。這正是因為自家生命感情不暢、苦悶無聊,才想借他人酒杯澆自家胸中塊壘,聊為發洩,但不能治本。

        我們今天如果要弄懂感情是怎麼回事,那麼就先要在感情世界中,區分出什麼不是感情。原來感情有兩種︰一是生命自我的存在,凡活著就有所感,我感故我在。另一則是人我相通之情。愛情顯然是屬於後者。

        有些感情,看起來像是愛情(人我溝通之情),其實是自我的感情。比如需要、喜歡、吸引、寂寞、想念、單戀等等。這些雖然可能是在人際關係中被誘發,但基本上都是自我中心的感情狀態;如果自我的感情不能得到很好的調適,則其實是沒有資格談戀愛的,(如果談,則往往是「稚戀」。)以此出發的愛情,其實是假愛。

        人們常說,要先愛自己,然後才能愛別人。但問題是,什麼才叫做「愛自己」?並不是滿足自己的感官欲望,而是能很好的處理自己的感情問題。總的來說,就是有愛內在於我們的生命之中。以真愛來化除假愛,也就是化解假我,釋放真我。所以,我們需要懂得有關生命人格的種種修養,以培養我們真愛的能力。

        那麼,真愛有什麼特質呢?我想舉下面三點︰自由、主動、無私。自由地去愛,而非不由自主地去求愛,代表你能自主,有自尊自信。也就是建立獨立自主的人格,不靠他人的肯定就能直接自我肯定、心安理得,才能安身立命,而不會因為空虛寂寞無聊而去求愛。

        第二,就是主動,意思是有能力付出,不求回報。愛需要有能力,而非只有愛心即可。愛的能力最主要的是溝通能力,人格包容力乃至洞察世事人情等等,不一而足。這也是永遠要修練的能力,沒有止境。

        第三,就是無私。無私也可包含上述二者,但主要是在關鍵時刻,能不涵私心,往往是愛情能否成功關建。因為愛情是二人共好的世界,是二人相知、相愛、相信的過程,而在發展到重要之處,是否以己意籠照他意,即是是否有私心的關鍵。出於無私,才是撥除假我而呈現了真我,而能與對方之真我相融而為一體,而達成真正的「合一」的愛情之境。

        當然,人也很難完全修養好自己再去談變愛,但必須有基本的修養,才能在愛中進一步的深化。如果缺少基本的自我感情的修養,則往往最後沒有能力經營一段真正而美好的感情。

        最後,如果愛情失敗,則不得不分手,那分手也必須是基於愛的。即愛的能力或有不足,以至愛情關係不能持續,但愛的態度則不能改變。若失去了愛的態度,則相知變成相互否定,就造成傷害。

        總之,關於愛情,人類文明其實才剛剛涉入這個領域,還沒有被理性之光照亮。當然,這裡說的理性之光,是實踐理性、道德理性,而非科學的認知理性和邏輯理性。讓愛情脫離純浪漫、神秘不可說的私領域,而與實踐的學問相結合,這或許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。(以上內容,為通識中心摘錄,並未給講者過目,請留意焉。)

瀏覽數  
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
請輸入此驗證碼
Voice Play
更換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