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!
通識教育中心
歡迎光臨景文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
資訊看板

Recent

數據載入中...
首頁 > 最新消息 > 創新通識
109-1多元創新通識教學工作坊──余念一教授「通識教學創新--元智大學的經驗分享」活動紀錄

109-1多元創新通識教學工作坊──余念一教授「通識教學創新--元智大學的經驗分享」

今天邀請元智大學余念一教授來擔任「通識創新創意課程」演講。 余教授是元智大學機械系教授,也是元智大學的通識教育委員會委員,曾開有「科技史」與「科技、生活與社會」(Science, Technology and Society, STS)(英語授課)等通識課程,並負責「故宮典藏文物深度賞析」微課程。此次演講,首先分享的元智大學通識教育的教學理念與課程設計,其次則分享了自己通識教學的經驗。

元智大學的通識課程,早期注重雙語教學,即中文、英文並重,並強調英語授課。近年來,則重視程式語言,希望所有同學都依自己的專業,學習並具備一定的電腦語言能力。而最具特色的部分,則是「經典五十」的閱讀課程設計,以及跨域學程,讓同學能夠在通識講座、微課、自主學習或在地多元文化等方面自由選課。學分數不多,但為達到多元學習的目的,學校行政作業為此花費了極大的心力。

接下來,余教授談到他個人的教學經驗。不管是科學史,還是故宮文物,都是內容極豐富而又有趣的課,但各有各的問題。比如,科學史,評鑑委員對內容偏重中國古代科技而有微詞。事實上,在文藝復興之前,中國古代的科技確實是領先西方的,比如東漢劉徽的數學,可以開高次方根,求圓球體積等。墨經中也有非常多的物理與光學的觀察。但一般人缺乏常識,故評鑑委員也會有所誤解。另外,學生到博物館,居然不耐站,一個小時就想找地方坐,視五小時的實地講解為畏途。當然,最大的問題,還來自一些同學對通識教育根深柢固的偏見,以「輕鬆好過」為選課標準。但余教授對課程要求嚴格,每次上課都有作業,讓學生在課堂上不能放鬆,以致於認真的同學收穫良多,但不認真的同學則故意在期末的教師評量上留下惡評。如此,使一些老師(尤其是兼任老師)為保住工作起見,不願得罪學生,以致於教學成效不彰。此或是通識教育主管單位最應關注的問題。

演講結束,贏得與會老師熱烈掌聲。有陳文媛老師等人發言,除了表達對講者的敬佩與肯定之外,亦對元智「跨域通識」極感興趣,希望能了解更多的相關資訊。

瀏覽數  
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
請輸入此驗證碼
Voice Play
更換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