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!
通識教育中心
歡迎光臨景文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
資訊看板

Recent

數據載入中...
首頁 > 關於我們 > 授課老師
賴建成教授(退休)

賴建成教授

 

職稱

教授

姓名

賴建成

研究室

人文 F305-5

電話

02-8212-2000 ext6596

E-mail

jen@just.edu.tw

主要教授科目

歷史與文創應用
生命關懷與全人教育

學歷

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

經歷

鼎文書局、獅子吼月刊編輯

寶積資訊有限公司經理

中國文化大學兼任教師

海明佛學院、華嚴蓮社、淨土專宗佛學院中國佛教史教師

國立空中大學兼任副教授

景文技術學院進修推廣部、進修部、通識教育中心主任

企業生命諮詢顧問

近三年學術成就

一、學會與學報事務

  1. 華嚴學報編輯委員
  2. 2017華嚴學論壇與談人
  3. 中華民國華嚴學會學術出版中心主持人

 

二、學術著作

〈1〉論文期刊

13、〈禪月大師的畫作與禪的意境〉,圓光佛學學報第24期,ISSN:1608-6848,頁55-94。103年12月,圓光佛學研究所。

14、〈華嚴思想對天台宗禪教的影響-以天台九祖湛然與山外諸師的行實為例〉,華嚴學報第7期,ISSN:2222-6885,頁105-198,。103年6月。

 

〈2〉研討會論文

20、〈竺佛圖澄(232-348)及其門下的功業與節操〉,景文科技大學第六屆「通

識教育-傳統學術與當代人文精神」學術論文研討會,民國102年5月24日第一場次。

21、〈章實齋對成學次第與史識的見解〉,第七屆「通識教育—傳統學術與當代人文精神」學術論文研討會,103年5月23日;103年7月,景文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,ISBN:978-986-6599-29-3,頁67-90。

22、〈石濤的行實及其書畫的藝術〉,第八屆「通識教育—傳統學術與當代人文精神」學術論文研討會,104年5月29日;104年7月,景文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。

23、〈董仲舒的學說及其歷史地位之檢討〉,第八屆「通識教育—傳統學術與當代人文精神」學術論文研討會,104年5月29日。

24、〈八大山人的畫作與禪趣味〉,第九屆「通識教育—傳統學術與當代人文精神」學術論文研討會,105年5月27日。

三、專題研究案

D

「再造人文社會科學計畫案—歷史與文化部分」,景文科技大學人文暨設計學院-通識  教育中心,2016年2月-2017年1月。

四、翻譯作品

E

22日本‧佐藤厚〈新羅義湘系華嚴的教判論—以《一乘法界圖》注釋文獻為中心〉,南投鹿谷大華嚴寺道場,2017華嚴學國際論壇論文集,2017年3月11日第五場次與日文版同時發表,p131-140。

23日本‧橘川智昭〈法藏的大乘始教觀與維是思想-以種性解釋為中心而論〉,南投鹿谷大華嚴寺道場,2017華嚴學國際論壇論文集,2017年3月11日第六場次與日文版同時發表,p149-158。

24日本‧伊藤真〈李通玄教判中的世俗觀點〉,南投鹿谷大華嚴寺道場,2017華嚴學國際論壇論文集,2017年3月11日第八場次與日文版同時發表,p203-212。

學術研究

A.      學術與教學榮譽

1、〈吳越佛教之發展〉碩士論文,獲得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獎助出版。

2、《藝術與生活美學》一書,於2004年被列為應用美學代表作之一。

B.       學術著作

Ø  期刊論文

1、〈中共的宗教理論與政策〉,台北市松山寺《獅子吼月刊》第24卷第5期,民國74年5月15日,p26-29。

2、〈韋伯的宗教社會學說〉,台北市松山寺《獅子吼月刊》第24卷第6期,民國74年6月15日, p58-65。

3、〈佛教之中國化〉,台北市松山寺《獅子吼月刊》第26卷第2期,民國76年2月15日, p7-12。

4、〈歐陽修之排佛與釋子之辨駁〉,《獅子吼月刊》第26卷第11、12期,民國76年12月15日, p22-28。

5、〈竺佛圖澄在佛教史上的功業及地位〉,《獅子吼月刊》第27卷第1期,民國76年2月15日, p14-19。

6、〈隋唐佛教之盛況〉,《獅子吼月刊》第27卷第4期,民國76年2月15日,p19-22。

7、〈五代吳越國之佛教情勢〉,《獅子吼月刊》第29卷第3期,民國79年3月15日, p10-16。

8、〈義淨法師的志行節操〉,《獅子吼月刊》第31卷第4期,民國81年4月15日,p14-17。

9、〈當前社會現象暨佛教教育的考察〉,《獅子吼月刊》第31卷第8期-31卷第1期,民國81年8月-82年1月,p11-15、p22-27、p17-21、p31-37、p2-10。

10、〈唐朝的政教關係上〉,《獅子吼月刊》第32卷第10期,民國82年10月15日,p17-26。

11、〈唐朝的政教關係下〉,《獅子吼月刊》第32卷第11、12期,民國82年11月15日,p27-37。

12、〈華嚴與禪的交涉─兼論如來禪與祖師禪〉,《法光學報》179期,民國93年5月26日專題演講文修訂稿,民國93年8月《法光學報》第2、3版。

Ø  研討會論文

1、〈佛制與唐律令對佛教徒的約制力〉,中國歷史學會年度研討會,於陽明山中山樓舉行,文章收錄在歷史學會《史學集刊》第19期,民國76年7月,p135-146。

2、〈海峽兩岸宗教文化交流概況與展望〉,金門臨時縣議會《金門未來前途與發展研討會》論文集,會後文章刊載於民國82年7月2、4日金門日報。

3、由禪宗在中土初行到分燈五家來看其間禪法的特質-禪法的現代化歷程及其局限性》,佛光山學術研討會論文集,民國85年佛光出版社《佛學研究論文集》第10冊,p143-177。

4、〈晚唐五代禪門的特質-從上所傳的行法及其修證上的抉疑〉,海峽兩岸當代禪學研討會,南華管理學院,88年5月26-27日,民國88年5月,宗教叢書9《兩岸當代禪學論文集》下冊,p189-282。

5、〈禪思維與世道人心-兼論明儒的心氣行法〉,《海峽兩岸第一屆企業管理學術研討會議》論文集,民國91年7月11日下午第2場。

6、〈唐宋之際禪門行法的特質-兼論禪餘〉,《宗教、人文、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,民國93年5月26日。

7、〈漢藏佛教之異同與發展〉,《漢藏佛教交流座談會手冊》,本文乃內政部特約稿,民國93年10月7日,p19-27。

8、〈漢藏佛教之異同與融通-兼論密宗行人的必備條件〉,《2004年臺灣密宗學術研討會-傳承與本土》會議手冊,民國93年11月14日;真佛宗出版社民國94年3月,p227-293。

9、〈晚唐宋初天台宗在吳越地區的發展〉,第一屆《法華思想與天台佛學研討會》論文集,《圓光佛學學報》第9期,p299-323。

10、〈八字的流派及其用神的特質〉,2005年6月25日台灣大學應力館國際會議廳《術數文化與宗教研討會》,民國95年6月大元書局命理叢書1《術數文化與宗教》,p71-84,ISBN:986-81357-0-2。

11、〈明復法師的創新精神與禪話意境〉,《明復法師圓寂一周年紀念研討會》論文集,民國95年5月12日論文集第二冊,p107-127。

12、〈身心靈地圖及其統合問題─以自然內功為例〉,《第五屆生命關懷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,民國96年8月,ISBN:978-986-83638-2-3,p195-212,民國96年5月26日。

13、〈易經姓名學與易占的理論與實務〉,民96年11月10日,《宗教與易經詮釋學學術研討會》論文集,p1-15。

14、〈生命信息與靈動、覺察─從易占與禪思維的觀點〉,民97年10月19日,《宗教與生命關懷學術研討會》論文集,p19-37。

15、〈生命信息與生命訊息─從易占與宗教思維的觀點〉,2008年12月24日《2008全人教育論壇》論文集,p85─122,ISBN:978-986-6599-02-6。

16、〈台灣佛教的發展與信仰的特質─兼論觀音靈感與圖像信仰〉,2009年9月13日龍山寺版橋文化廣場,《2009觀音學術研討會》第六場。

17、〈身心靈與意識的統合問題─以政治談判與禪藝活動為例〉

,2010年6月24日《2010全人教育論壇暨生命、人文與博雅學術研討會手冊暨論文集》,p1-19。

18、〈康復之家生命關懷與情境之規畫-以立泓康復之家為例〉,2011年7月16日《第一屆生命關懷與通識教育學術論文研討會》第一場第二篇。

19、〈佛教的特質與師匠的宗風-以禪史與天台教史為例〉,明復法師圓寂七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,玄奘大學妙然大樓M401,2012年3月31日。

C.   專書與著作

1、《吳越佛教之發展》,碩士論文,得中國學術著作講獎助委員會出版,民國79年4月東吳大學叢書之102。

2、《藝術與生活美學》,華立圖書有限公司,編號0223,ISBN:957-784-108-2,民國93年3月初版。

3、〈民間信仰與神壇初探〉,內政部《宗教論述專輯》第六輯「民間信仰與神壇篇」,民國93年11月出版,p207-249。

4、《台灣民間信仰、神壇與佛教發展之省思-台灣宗教信仰的特質》,東大圖書公司,民國95年12月,ISBN:978-957-41-4248-4。

5、《晚唐暨五代禪宗的發展-以與會昌法難有關的僧侶和禪門五宗為忠重心》,花木蘭文化出版社,2009年9月《古代歷史文化研究輯刊》二編第十九冊、《法藏知津》初編第22冊,ISBN:978-968-96-3。

6、《吳越佛教之發展》,花木蘭文化出版社,2010年3月《古代歷史文化研究輯刊》三編第十二冊、《法藏知津》初編第23冊,ISBN:978-968-254-097-8。

7、《生活美學與文化創意》,華立圖書有限公司,編號0223a,ISBN:978-957-784-420-0,2012年4月

8、《台灣宗教信仰的特質與發展的趨勢-以佛教與民間信仰為主要論述》,花木蘭文化出版社,原訂於2012年9月出版,有上下兩篇,下篇為《台灣的定位與宗教文化的進路》,與吳世英博士合撰。

D.          國科會與產學案研究計畫

計畫名稱

擔任工作

執行期間

委託機構

火樹銀花慶猴年燈會展覽企劃書及回饋評估

主持人

2004年1月1日-2004年6月30日。

水岸藝術文化研發有限公司

光華乍現活動資源管理與回饋評估

協同主持

2004年1月1日-2004年6月30日。

水岸藝術文化研發有限公司

康復之家生命關懷與情境之規畫-以立泓康復之家為例

主持人

2011年5月1日-2012年2月28日

立弘康復之家

空間與環境之運用

主持人

2012年5月1日-2013年2月28日

水岸藝術文化研發有限公司

E.         其他:譯作與雜文

1、〈薩滿信仰與神秘經驗〉上中下三篇,《獅子吼月刊》第24卷第1、2、3期,民國74年1、2、3月15日,p28-31、26-31、22-27。

2、〈佛教在藝術與建築上的貢獻〉,《獅子吼月刊》第24卷第1期,民國74年1月15日,p58-63。

3、〈佛教僧伽在時代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〉,《獅子吼月刊第24卷第4期,民國74年4月15日,p52-57。

4、〈緬甸的佛教藝術與建築〉,《獅子吼月刊》第24卷第4期,民國74年4月15日,p62-65。

5、〈印度佛教石窟〉,《獅子吼月刊》第24卷第5期,民國74年5月15日,p62-67。

6、〈從近代出土文物探討中世紀印度佛學重鎮-毘訖羅摩尸羅精舍〉,《獅子吼月刊》第24卷第8期,民國74年8月15日,p58-61。

7、〈摩咥里制尊者及其一百五十贊佛頌〉,《佛學譯粹季刊》創刊號,p70-77,民國75年5月。

8、〈佛教古代碑銘中僧侶的孝道觀念與實踐-從另一觀點看佛教中國化〉,《佛學譯粹季刊》第1卷第一期創刊號,p78-101,民國75年5月。

9、〈小乘佛教僧伽在時代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〉,《佛學譯粹季刊》第1卷第一期創刊號,p108-123,民國75年5月。

10、〈尼泊爾的小乘佛教史〉,《佛學譯粹季刊》第1卷第一期創刊號,124-130,民國75年5月。

11、〈佛教的平等觀〉,《獅子吼月刊》第27卷第1期,p26-29,民國76年2月15日,用筆名美智。

12、〈唯識之基本術語解說〉,《獅子吼月刊》第27卷第6期p7-12,民國76年2月15日,用筆名美智。

13、〈洪秀全對宗教的理解與行事〉,《獅子吼月刊》第28卷第8、9期,p25─29,38-43,民國78年8月9月15日。

14、〈禪與世道人心〉,《空宜報導》第2版,民國84年1月1日。

15、〈如何藉由觀看面目而修心補相〉,景文專校校刊第7期「課堂外的天空」,民國87年3月30日,p44-49。

16、〈荀子思想的變革精神與儒家的現代化〉,《禪思維與心氣道法》中篇,民國88年10月25日前程企管,p1-13。

17、〈現代禪之我思我見〉,《禪思維與管理藝術》第二集,民國88年11月25日景文教師氣功學社、前程企管,p112-117。

18、〈禪思維-告別老友的新生活〉,《禪思維與管理藝術》第三集,民國89年3月15日景文教師氣功學社、前程企管,p1-19。

19、〈廖幽閒先生抽象禪畫之作者簡介與畫評〉,亞洲大學圖書館藝文中心舉辦《廖幽閒先生油畫個展》,民96年1月15日至3月9日。

20、〈健康!是對生命的最高禮敬〉與談文及錄影,台北華嚴寺華嚴生命教育中心2012健康議題座談會,2012年8月22日。

21、〈生命品質(人文素質)的不斷提升才是事業的絕對成功〉與談文及錄影,華嚴生命教育中心2012事業議題座談會,2012年8月27日。

 

瀏覽數  
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
請輸入此驗證碼
Voice Play
更換驗證碼